
【本科生/研究生科技竞赛】
第四届“京彩大创”北京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报名通知
〔2025〕9号
各学院、全体在校生、2020年1月1日以后毕业生:
为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和二十届二中、三中全会精神,进一步深入落实《国务院办公厅关于进一步支持大学生创新创业的指导意见》《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等7部门关于健全创业支持体系提升创业质量的意见》《北京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北京市支持高校毕业生就业创业若干措施〉的通知》等文件要求,为青年学子创新创业、追求梦想、实现价值搭建精彩舞台,促进高校毕业生实现更高质量的创新创业,市教委、市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局、市发展改革委决定继续联合举办第四届“京彩大创”北京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竞赛目录项目编码A3516056)。学校为选拔优秀创新创业团队参加市级评选,兹定于2025年4月-5月开展校级预选赛。现将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大赛主题
京彩青春 创响未来
二、大赛宗旨
坚持创新是第一动力,深入贯彻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强化教育、科技、人才“三位一体”,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切实提高大学生的创新精神、创业意识和创新创业能力,提升人才培养质量。搭建创新创业服务平台,引导更广泛的社会资源支持大学生创新创业,促进创业项目落地转化,强化创业带动就业倍增效应,服务首都经济高质量发展,加快培育和发展新质生产力,努力形成北京高校毕业生更高质量创业就业的新局面。
三、赛道类别
(一)主体赛事
1.人工智能赛道:主要包括计算机视觉、自然语言处理、智能机器人、自动驾驶、人工智能芯片、AI算法优化、智能制造、医疗AI、金融科技、AIGC(生成式人工智能)、AI安全等前沿领域的参赛项目。参赛项目应体现人工智能技术的创新性、可落地性及产业应用前景,鼓励结合北京市人工智能产业发展需求,推动科研成果的转化应用。
2.科技创新赛道:主要包括光电子信息、量子信息、集成电路、移动互联、大数据、脑科学、生物育种、空天科技、深地深海等领域具有前瞻性、战略性的参赛项目。
3.民生服务赛道:主要包括科教、养老、托育、家政、旅游、体育、生态环境、社区发展、慈善金融等领域的参赛项目。
4.文化创意赛道:主要包括广播影视、动漫、音像、传媒、视觉艺术、表演艺术、工艺与设计、雕塑、环境艺术、广告装潢、服装设计等领域的参赛项目。
5.乡村振兴赛道:主要包括种植养殖技术、农产品加工及销售、农业社会化服务、乡村旅游,尤其在巩固脱贫攻坚成果、带动助力乡村振兴等领域的参赛项目。
6.大健康赛道:主要包括医疗、医药、医疗器械、康养技术、保健品、健康产品、健康服务等领域的参赛项目。
(二)产业应用赛事
大赛新增产业应用赛事,强调国产国用和国内技术自主研发,以应用需求为导向,推动产业落地,由组委会和华为联合命题,围绕“鲲鹏全栈根技术”和“昇腾AI技术及产品”,打造软硬件解决方案,引导高校师生面向企业需求,踊跃投身科研攻关第一线,加速高校师生科技创新成果向现实生产力转移转化。
四、参赛对象
(一)北京地区普通高校及研究生培养单位的在校生及毕业五年内的学生(含留学生)或其他省市普通高等学校北京生源在校生及毕业五年内的学生,作为工商注册法人或主要负责人(已注册公司)创立的企业,或作为团队负责人(尚未工商注册)组建的创业团队(以下统一简称“创业团队”)。其中,毕业生毕业时间应在2020年1月1日之后。
(二)对于已进行工商注册的创业团队,团队负责人持有股份应不少于10%(含)。
(三)每个参赛创业团队最多不超过2名指导教师,团队成员(包含团队负责人)不少于3人,不超过10人。
五、参赛资格
(一)创业团队工商注册地址及经营地址在京津冀辖区内。
(二)创业团队项目须真实、健康、合法,抄袭、盗用、提供虚假材料或违反相关法律法规的,一经发现,取消参赛资格。
(三)大赛应以创业团队名称或企业名称申报,不得以个人名义申报。创业团队成员须为项目的实际成员。各团队的参赛项目,须为本团队经营或策划的项目,不可借用他人项目参赛。鼓励跨校组建团队,每支团队只有一位负责人,并在团队中占据主导地位。创业团队选择一个符合要求的赛道,通过团队负责人所在的高校、原毕业院校或户籍所在区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局报名参赛。同一参赛团队不得兼报多个赛道。
六、大赛赛制及赛程
(一)校赛
1.学部(院)初评(4月7日-4月21日):各学部(院)组织初评,并于4月21日前统一由学院将初评排序汇总表(附件3)、PPT版的项目计划书(务必将PPT转为PDF,文件命名方式:项目名称_PPT 或项目名称_ppt,一定要有下划线_和大写或小写的PPT三个字母,汇总表中的项目名称务必与文件命名中的项目名称完全对应)电子版发送到邮箱cxcy1@bjut.edu.cn,纸质版签字盖章(仅附件3)交至学综楼409。
2.校赛复赛(4月21日-4月24日)
4.推荐市赛(5月12日—5月16日)
(二)市赛
1.网评初赛(5月19日—5月25日):市赛组委会组织专家线上对参赛项目进行评审。每个赛道排名前40%的创业团队晋级网评复赛。
2.市赛网评复赛(5月28日—6月5日):市赛组委会组织专家对通过网评初赛的项目再次进行线上评审。每个赛道按照2:3:5的比例产生分赛道一、二、三等奖。获得分赛道一等奖的团队进入分赛道现场决赛。
3.分赛道现场决赛(6月中上旬):市赛组委会组织专家对通过网评复赛的项目进行分赛道现场评审。进入每个赛道前10%(含)的团队进入总决赛。选出100支团队荣获北京大学生创新创业“百粒‘金种子’项目(2025)”荣誉称号。
4.总决赛排位赛:时间另行通知。总决赛排位赛成绩前六名团队晋级总决赛冠军赛,其余团队荣获“总决赛优胜奖”称号。
5.总决赛冠军赛:产生冠军团队1支,亚军团队2支,季军团队3支。
7. 产业应用赛事单列奖项,单独评选。
七、报名方式
即日起在线报名。团队登录“北京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官网(www.bjbys.net.cn),点击“参赛报名”进入报名页开始报名。5月9日后系统信息不可修改。报名流程及参赛承诺书详见参赛指南(附件2)。
八、激励政策
1.场地支持。对有创业场地需求的优秀创业团队,市教委将结合比赛获奖情况,按照相关条件要求(团队负责人为在校生或毕业五年内的毕业生等),经审核通过后,可免场租入驻北京高校大学生创业园市级园。原则上,已享受过北京高校大学生创业园市级园场地孵化服务的参赛创业团队,获奖后不再重复享受免费场地孵化政策。
2.奖金鼓励。总决赛冠军团队奖金20万元;每支亚军团队奖金10万元;每支季军团队奖金5万元。
3.孵化服务。获奖创业团队可享受市教委北京高校大学生创业园孵化体系提供的专业培训、法律服务、政策咨询、导师辅导等一系列孵化服务。
4.宣传推广。市教委将通过编写典型案例集、制作宣传片、开展成果展示、组织交流学习等形式,对优秀创业团队进行宣传。
5.创业项目市场对接。搭建综合服务平台,面向优秀的文创和科创项目,协调对接政府部门、上下游企业、投资基金等,促进研发合作、技术许可、作价投资等,推动项目成果转化。
6.成长扶持。发挥创业导师作用,为优秀项目进行跟踪指导,实现“扶上马、送一程”。
7.办理引进。总决赛冠军赛获奖团队负责人,符合本市引进毕业生条件,可通过在京注册的实体办理毕业生引进。其中,团队负责人应为毕业两年内初次就业毕业生,已与创办实体建立劳动关系,在创办企业持有股份比例不低于10%(不包含股份转让、后期入股等情形);创办企业应于获奖选手就读最高学历期间或毕业两年内注册,属于本市重点发展的产业,能够委托本市人力资源服务机构管理人事档案。
8.入选数据库。复赛入围选手将纳入北京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数据库,长期关注帮扶。
9.金融对接。发挥北京市大学生创业板作用,帮助参赛企业对接创投基金、银行、担保等机构,有效解决融资难题等。同时,“京彩大创”投资基金将择优投资获奖项目。
10.知识产权服务。根据获奖企业实际需求,提供知识产权服务,为获奖企业提供专属知识产权服务方案,为企业快速健康发展保驾护航。
11.财税服务。根据获奖企业需求,提供财税服务,有效的解决日常经营管理中的问题,提出前瞻性、具有可执行性的专业建议。
12.大赛推荐。晋级分赛道现场决赛,且符合参赛条件的创业团队,报名参加中国国际大学生创新大赛(2025)北京赛区比赛,直接进入市级复赛网评,不占学校参赛名额。获得中国国际大学生创新大赛(2025)北京赛区一等奖团队,符合相关条件要求可获得场地支持。
联系人:刘霄鹤(电话:67393297)
蒋竹君(电话:67392702)
北京工业大学创新创业学院
北京工业大学教务处
2025年4月7日
附件:
1.《关于举办第四届“京彩大创”北京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的通知(京教函〔2025〕169号)》
2.《参赛指南》
3.《学院项目初评排序汇总表》
4.《评分标准》